都2023年了,你还不懂识骗防骗吗?
如今诈骗案件高发,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防电诈”宝典,赶紧来看看吧!
l网络刷单
真实案例:
吴女士刚辞职无业在家,有一天收到一条添加好友的申请,吴某通过申请后开始与其聊天。对方称加入群可以刷单赚小钱,叫吴女士先下载一个叫作“定格文化”的APP,并在其中一个叫做“大唐文投”的网站刷电影票。起初吴女士刷上几百块还是有返利的,吴女士尝到甜头后,便大量投资进去,最后连续做了几单,投入几千元后却无法提现,吴女士意识到不对劲,最终选择报警,共计损失9896元。
诈骗手法揭秘:
一、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广告,以轻松赚小钱、小额返利的噱头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做任务。
二、一旦有人上钩,诈骗分子便会指引受害人下载诈骗APP。
三、起初诈骗分子会以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尝到甜头,等受害人大量投入资金后,便会制造各种理由谎称无法提现,担心损失的受害人便会因为心急而按照对方的指示持续转账。
防范小技巧:
刷单违法,凡是刷单,皆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
l冒充京东客服
真实案例:
近日,林女士称有人冒充京东客服打电话告知其京东白条额度超过规定额度,是违法的,需要关闭注销,要求林女士下载“ROOM会议”APP进行屏幕共享操作,并引导林女士在平台上贷款32000元后再转账到指定账户。
诈骗手法揭秘:
一、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得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再冒充客服,精准报出受害者身份信息获取信任。
二、告知受害者其开通“京东白条”“京东金条”等,如不及时关闭注销将会影响征信。
三、诱骗受害者下载能够屏幕共享的APP进行屏幕共享,指引受害者远程操作,诱导其在借贷平台上贷款后再转账到指定账户上。
防范小技巧:
当有陌生人要求你下载某个软件或者点击某个链接进行“屏幕共享”“语音会议”“远程操控”等功能,一定要拒绝。
l冒充公检法
真实案例:
冯女士称接到了好几个电话都是00开头的,对方自称是市公安局,说冯女士涉嫌团伙犯罪,让冯女士加微信配合,不配合就送到南京监狱去,并开视频给她看办公场所让其信任,期间还教唆冯女士到无人的地方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冯女士便拿了银行卡去酒店,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软事通”会议,扫人脸识别发送身份证,甚至去找亲戚借钱把钱全部转账到自称是市公安局的“安全账户”上。
诈骗手法揭秘:
一、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受害者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获取受害者初步信任。
二、通过伪造“通缉令、拘捕令”或者伪装自己,增加骗局的真实感,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从而更加相信“假警察”。
三、诈骗分子往往声称要“资金调查”,利用受害人想尽快自证清白的迫切心理,在受到威胁恐吓后就对诈骗分子言听计从,掉入陷阱无法自拔。
防范小技巧:
1、凡是00开头的电话号码都是诈骗。
2、公检法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说你涉嫌违法帮你进行资金调查转至“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3、公检法机关办案时会当面向涉案人员出示工作证件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办案并要求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
诈骗手法千变万化,要牢记以下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