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诈骗,青春无忧:青少年必备防骗技能!

2025/01/29 10:21

来源:青少年成长之路

青少年在假期中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网络诈骗风险。为了保障青少年的财产安全,以下提供二十条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帮助青少年识别并避免这些陷阱。

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

一、游戏相关诈骗

1. 低价充值、送装备诈骗:不轻信游戏中的低价充值或送装备信息,避免通过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交易。

2. 买卖游戏账号诈骗:在官方平台交易游戏账号,不私下交易,警惕需要缴纳保证金等费用的要求。

3.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诈骗:不要轻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避免扫码或提供个人信息。

4. 破解防沉迷系统诈骗:游戏防沉迷系统无法破解,声称可以破解的都是诈骗。

二、兼职刷单诈骗

5. 刷单返利诈骗: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先垫资的刷单都是诈骗。警惕小额返利后逐渐加大金额的要求。

三、冒充身份诈骗

6. 冒充客服诈骗:不轻信自称客服的电话或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7. 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在班级群中以老师身份索要费用的,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身份。

8. 冒充好友诈骗:收到好友借钱或转账请求时,务必电话或当面核实。

四、虚假购物诈骗

9. 低价购物诈骗:警惕低价出售商品但不通过正规平台交易的情况。

10. 虚假退款诈骗:收到退款通知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要盲目操作。

五、贷款诈骗

11. 校园贷诈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12. 注销网贷账号诈骗:谎称需要注销网贷账号否则影响征信的,都是诈骗。

六、机票退改签诈骗

13. 机票退改签诈骗:收到航班延误或取消信息时,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核实。

七、中奖诈骗

14. 中奖诈骗:不轻信中奖信息,尤其是需要支付手续费或税费才能领奖的。

八、虚假投资诈骗

15. 虚假投资诈骗:警惕各种高收益投资项目,尤其是要求先投入资金的。

九、个人信息泄露诈骗

16. 个人信息泄露诈骗: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

十、其他常见诈骗

17. 钓鱼链接诈骗: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避免下载不明App。

18. 冒充公检法诈骗: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

19. 红包返利诈骗:不要相信高额返利,避免发送红包或转账。

20. 远程控制诈骗:不要随意下载远程控制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

防范建议

1. 提高警惕: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

2. 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3. 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4. 选择正规平台:进行交易时选择正规平台,避免私下交易带来的风险。

5. 下载反诈App: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获取反诈信息。

6. 加强教育: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反诈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来源:青少年成长之路


 

(转自 青少年成长之路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pvCount}}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