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制报专版报道全省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

2017-10-30 00:01:00

 
 

921日,福建法制报专版报道全省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全文刊发如下: 

 

 

一个门牌的“智慧转身”

我省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便民利民成效初显

本报记者 周敏 见习记者 谢梦远  实习生 吴怡星

    今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行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制度。如今,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房屋楼栋上安装的门牌,都多了一个二维码。这个小小的二维码门牌有啥过人之处?住户的隐私是否会因为扫二维码被泄露?未来二维码门牌还将拓展什么功能?本期公安法治专刊记者带您了解与二维码门牌有关的那些事儿。

 

 

把房屋当户口管理

   小门牌成大麻烦“终结者”

    过去,房屋地址错编、重编、漏编,门牌断码空号、号牌不符、跳号重号,甚至门牌自制、损坏、伪造等情况,给群众添了不少麻烦。房产证上的地址写的是X号,可在公安机关登记的却是Y号,导致刚买的房子落不了户;新办理的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的地址与派出所落户地址不一致,连锁引发子女上学、银行贷款等问题无法处理……换发二维码门牌,也被称为“地址标准化”。而门牌上的这块小小二维码,恰恰成为门牌混乱带来的麻烦“终结者”。

    “通过开展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可以实现把房屋当户口管理,把地址名称当姓名管理,把地址编码当身份证号码管理。通过地址规范编制、统一编码,解决房屋地址‘重、错、漏’的问题。”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民警告诉记者。同时,二维码门牌对接的是我省统一标准地址库,通过持续拓展完善基于标准地址库的各类民生服务应用,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多项便民服务。

    据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地址清理率为100%、房屋访查率为100%,已换发二维码门牌888万余张。去年以来,全省共通过二维码申报流动人口信息200余万条,申报单位用工信息30余万条,播报防范警情1381余次,发现查处违法案件16515起,抓获在逃人员1200名,查获重点物品1923件,登记实有人口流入流出信息3021万余条。

 

涵盖生活多个方面

掌上实现多项便捷功能

    虽然二维码门牌相比普通门牌只是多了一个二维码,但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却涵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64日深夜,二维码门牌的定位功能就帮了外地到福州的小肖一个大忙。当天夜里,小肖与朋友喝完酒到福州江滨公园散步。酒劲上来后朋友已经支撑不住,小肖一人无法将朋友搀扶到路边送上车,便想到报警求助。由于不熟悉周围环境,小肖在电话中向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苍霞派出所民警解释了许久,还是没能将具体位置说清楚。于是,出警民警教小肖用手机扫描附近的二维码门牌,并将扫描出的地址告诉民警。通过扫描二维码门牌,小肖准确地将自己所在的位置描述出来。随后,出警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帮助小肖将其朋友从江滨公园搀扶到马路边,并联系救护车将其朋友送往医院醒酒。

    除了定位功能,“有房出租”功能也是二维码门牌的“热门功能”。如果你想租房,只需在心仪的房屋门牌上扫一扫二维码,手机屏幕上就会跳出该房屋的相关信息。除了地址详情、社区民警外,还能通过点击“有房出租”按钮看到房东是否有发布租房信息。如果有,你就可以与房东取得联系并商谈。该功能不仅对租客方便,也为房东提供了便捷。如果房屋成功出租,房东可以点击“出租房管理”,对新增或流出的租客个人信息进行报备。而报备后,凡新入住客,身份证就又能变成“门禁卡”,只需刷一下,就能出入小区。

    二维码门牌提供的便民功能不可谓不丰富。“缴费平台”上可缴纳水费、电费等7种费用;“牵挂你”平台上,实时发布走失人员信息;“医疗救助”按钮,指引救护车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

    据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民警介绍,二维码门牌的功能目前已经十分强大,现在扫码还可以查看行政管辖、辖区民警、警情信息、房主留言等公共服务信息,进行位置导航、“小黑板”留言、出租房管理、用工单位管理、居住证办理、二维码保存分发等应用。房主业主还可以进行出租房屋备案、居住人申报、单位用工申报等操作。

 

相关功能不断丰富

 数百款软件将全面对接

    目前,二维码门牌的相关功能仍在不断丰富拓展中。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民警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拓展全省标准地址二维码社会化应用渠道,建立标准地址“共享共建”动态化采集生态,未来,淘宝、天猫、支付宝、UC浏览器、PP助手、神马搜索、蜂鸟速送和饿了么、美团等数百款应用软件和手机APP将全面对接福建省标准地址二维码,全面拓展标准地址“互联网+”应用领域。

    那么,遍布大街小巷的二维码在便民利民的同时,是否会成为泄露个人信息的“定时炸弹”呢?对此疑问,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民警告诉记者:“门牌二维码仅包含公共的地址编码信息(一串按特定规则生成、能够区分不同地址的符号),不涉及其他管理信息和隐私信息。路人刷码进入的是地址公共服务平台,只能查看对应地址的公共服务信息以及户主、业主主动发布的信息,所以不用担心信息泄露。”

    二维码门牌让缠绕在群众心头的“烦心事”,变成了“扫一扫”就能解决的“轻松事”。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成为移动互联网担起服务群众“新力量”的一次创新尝试。

 

后记

    互联网时代,二维码无处不在。小小二维码,内涵能量大。我省各职能部门创新管理方式,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依托互联网将一块块门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正可谓,方寸之间,大有可为!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 pvCount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