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疫打劫”的行骗伎俩 你遇到过几个?
来源: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3-01-06 10:51

目前,随着政府优化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一些不法分子“与疫俱进”

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喂,xxx机构可以快速核酸检测,不用排队。”

“喂,你的核酸混管检测出现了异常!”

“喂,你是否领取科兴疫苗补偿款?”

“喂,你是否领取隔离补贴?”

“喂,我手里有新冠的抗原试剂、退烧药,要不要整一盒?”

“喂,你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

这些“故弄玄虚”的电话

您接到过吗?

如果似曾相识

那么请擦亮眼睛

这些都是

假借疫情防控名义的

新型诈骗手段!!

1、加钱快速出核酸结果

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受害者急于需要核酸检测结果的心理,以“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就出结果”、“快速检测通道”等为由骗取受害人钱财,随后就携款玩消失之后再也联系不上了。

警方提醒

核酸结果一定要由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核酸检测没有私人渠道。不要轻信加钱快速出核酸结果的广告,避免上当受骗。


2、冒充防疫人员称“核酸混管检测异常”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很多做了核酸检测的,报告迟迟未出,不法分子利用信息差,常常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的核酸混管检测出现异常,并会发送混检阳性的短信,其附带的链接就是“钓鱼网站”,千万不要点,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警方提醒


广大群众在接到不明身份人员的电话时,需要向社区、公司、商业平台等多方进行验证,尤其需要对涉及个人信息和财产的要求更加谨慎,谨防因为对疫情的焦虑和担忧而放松警惕。


3、科兴疫苗补偿款骗局

近日,多地出现谎称科兴疫苗补偿款诈骗,骗子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发送虚假链接,谎称科兴疫苗补偿款2000元,引诱群众点击含木马网址的链接,套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这是骗局!注意防范!这类诈骗将电信网络诈骗的“老套路”换上新冠疫苗补偿款的“新皮”,请广大群众注意防范。
 

4、“领取居家隔离补贴”骗局

诈骗分子会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被害人在“钓鱼网站”中填入银行卡号、银行密码、验证码等资料后,诈骗分子对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警方提醒

政府和职能部门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等形式与您取得联系,不会要求您提供个人或银行等详细信息,对于主动联系您的一定要心存戒备,并拨打官方电话进行核实。不随意提供您的个人信息。

5、卖新冠的抗原试剂及退烧药骗局

目前新冠的抗原试剂及退烧药已成紧俏的俏物资,不法分子通过扫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抗原试剂及退烧药等售卖信息,与受害者进行私下转账、扫码交易,或者通过短信等方式将虚假的链接发送给受害者。同时,为获得更大收益,还谎称必须团购多件才能发货,等骗到钱款后便拉黑,失联或者提供虚假的订单继续行骗。

警方提醒

购买防疫物资应尽量通过正规平台购买,切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仔细甄别网络卖家留下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做到信息详实,核实准确。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要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寻求帮助。

6、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核对疫苗接种情况

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短信发送虚假的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引诱市民点击含木马网址的虚假链接,套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针对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均由权威部门发布,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按要求公布可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信息,请大家关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非官方渠道,不能轻信,可拨打电话核实。涉“疫”类诈骗,看似言之凿凿、套路满满,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在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