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领导换号”诈骗频发,
经梳理发现,绝大部分被骗的受害人都是苹果手机用户
被冒充的领导都是使用安卓手机
(安卓手机通讯录泄露了)
骗子使用的诈骗通讯工具
都是苹果手机独有的
短信聊天工具iMessage
不是微信、不是QQ
都没有打通电话或当面确认
下面是警方获取的完整诈骗对话过程
今年2月某天,群众“老李”(使用苹果手机)突然收到一条iMessage短信,对方自称是其老友【老赵】(某领导)
诈骗日记:第1天
诈骗日记:第2天
上午,双方闲聊几句后
【老赵】就称需要“老李”帮忙办个私事:
让“老李”帮忙过账
给一位所谓老领导的亲戚转一笔汇款
“老李”一听是过账,举手之劳,顾虑也就没有了
于是“老李”爽快答应
骗子【老赵】谎称转账
发来一张伪造的(电脑pS) 电子汇款单
并且故意将“老李”的开户银行账号写错
也被“老李”发现了,目的是拖延时间
以达到“老李”不好推辞,好抓紧转账的目的
于是,“老李”碍于情面,被骗子【老赵】
一步一步“牵着走”
完成转账后,还等不到【老赵】电子汇款到账
但也不好意思催问
诈骗日记:第3天
最终因转账金额过多,“老李”终于起疑核实
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剧终
类似诈骗对话还有
解疑答惑:
传统电信诈骗手法是通过手机短信、直接打电话、微信或qq的方式出现,但是近期出现诈骗团伙,通过电话卡注册Apple ID账号利用Apple(苹果)公司产品自带的iMessage即时通信功能发送信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iMessag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可以发送短信、视频等,不同于运营商短信/彩信业务,用户仅需要通过WiFi或者蜂窝数据网络进行数据支持,就可以完成通信。
所以,在没有电话卡的情况下,用户依旧能够利用电话卡注册的Apple ID账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信息、图片、视频等。
如何防止手机信息泄露?
01小心手机病毒
有小伙伴用手机下载了几款游戏后,手机卡就因欠费停机了。这是因为在下载游戏的过程中,手机中了病毒。这种病毒通过用户下载游戏,在后台私自发短信代码,无需用户审核即可直接扣费。
提醒:大家应在具有安全认证的电子市场、官网下载软件。
02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手机安装软件时,常常出现很多授权选项,一旦点击“好”/“同意”,这些应用就会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手机上的资料被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您的位置、跟谁通话、玩啥游戏、家在哪里……建议大家还是少点“允许”。
03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谨慎连接
有小伙伴在公共场所连接了免费的WiFi,没想到手机话费就不翼而飞,更有甚者银行卡里的钱直接被盗!
提醒:有黑客专建免费WiFi等你上钩!外出切勿乱用免费WiFi!
04iPhone别记录“重要地点”
iPhone手机用户可以使用地图来显示机主经常去的位置。不想让人知道?那就关闭该功能吧。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重要地点”,关闭该选项即可。
05微信里的这些开关要关闭
1.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可定位您的位置,非必要时可以关闭;
2.在微信“隐私”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图片;
3.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和“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
06小心旧手机泄密
有些手机,即使恢复手机出厂设置,骗子也能轻松恢复如初。
提醒:用大容量电影装满手机内存,重复几次后原有数据就很难被恢复。
07网上测试小心有诈
“测测心理年龄”、“测测你前世是谁”……各种测试充斥着社交软件。测试时输入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会被存入后台,对其梳理,有可能拼凑出完整个人信息!
如何关闭imessage?
防止该类诈骗,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关闭imessage功能,通过“设置栏”-“信息”-关闭“imessage”,关闭imessage以后可以拒收所有的imessage信息。
来源:武汉反诈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